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家饭菜香得能勾魂,服侍员热情得像是失散多年的亲戚,可发出去的宣传文案就像杳无音信,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怎么让饭店特色广告变成开销者手机里舍不得删的"收藏品"。


新手最容易踩的三个坑

  1. 把菜单当广告抄
    "本店招牌菜:红烧肉48元、清蒸鲈鱼68元..."这种报菜名式的文案,活像自动回复机器人。开销者刷到直接划走,心里还嘀咕:"美团外卖上价钱比你明晰多了!"

  2. 形容词大轰炸
    "极致美味""颠覆味觉""惊艳全场"这些词儿,就跟相亲时说"人好"一样空洞。去年有家火锅店写了28个"鲜"字形容毛肚,结局被网友做成鬼畜视频,反倒成了负面教材。

  3. 把饭店当博物馆吹
    从明朝祖传秘方说到NASA航天员认证,故事编得比《西游记》还离奇。结局开销者冲着"乾隆御厨第八代传人"来探店,发现蛋炒饭都炒糊了,差评来得比外卖还快。


四个让开销者主动转发的绝招

情感共鸣:把食堂变故事会

杭州有家叫"外婆的灶台"的小馆子,老板是个90后姑娘。她的广告从来不说菜多好吃,就讲外婆腌咸菜的陶罐摔了三次都没碎,讲小时候偷吃猪油渣被竹条打手心。结局你猜怎么着?现在每天都有客人带着自家老人来吃饭,就为听老太太们唠嗑年轻时的故事。

实操技巧:

  • 在后厨装个摄像头,直播老师傅片烤鸭的绝活
  • 把开销者留言本上的涂鸦做成"吃货语录墙"
  • 每月搞次"带着老照片来打折"活动(泛黄的老照片比滤镜美食照更具有味道)

反套路营销:缺点也能变卖点

日本宫崎县有家50年老饭店,窗户漏风、电视只能看俩频道,经理干脆把这些写进广告:"冬天不用开窗就能体验自然风""泡温泉时两个频道同时看,锻炼一心二用超本事"。结局这套"自黑月历"卖到脱销,反而成了网红打卡点。

本土化改良方案:

  • 胡同里的小馆子可以写:"导航软件都找不到的地儿,藏着让出租车司机都迷路的美味"
  • 装修老旧的饭店不妨说:"在这儿吃饭能穿越回90年代,连墙皮脱落的角度都充满年代感"
  • 上菜慢?直接标注:"现杀现做的鱼需要和厨师比耐心,建议先来局王者荣耀"

五感暴击:让文字长出香味

别光说"麻辣鲜香",试试这样写:"牛油锅底咕嘟冒泡时,花椒像小地雷在舌尖炸开,毛肚心神不宁后裹着香油蒜泥,烫得直哈气也停不下筷子。"看完这段是不是腮帮子都开始泛酸水了?

感官描写模板:
视觉→"糖醋排骨挂着琥珀色的芡汁,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
听觉→"揭开砂锅盖的滋啦声,比微信到账提示音还动听"
触觉→"刚出锅的烤包子捧在手心,隔着纸巾都能感觉到烫手的幸福"


互动埋雷:让广告变成连续剧

重庆有家江湖菜馆的广告绝了!上周发的是:"后厨抓到只偷吃回锅肉的橘猫,在线征名!点赞最高的送全年免费小面。"这周更新:"橘猫大胖已正式入职,职位是试吃总监。但它昨天把鱼香肉丝里的笋全挑吃了,扣三天小鱼干!"

可延续玩法:

  • 发起"隐藏菜单解锁"活动,让开销者猜下周神秘菜品
  • 把每日剩菜做成盲盒,广告词写:"给冰箱减负的惊喜盒子,开出水煮鱼算你赚到"
  • 拍服侍员跳"打饭舞",承诺转发量破万就给他们加鸡腿

说到最后

搞饭店广告这事儿吧,就跟炒菜一样——火候过了会糊,调料多了齁人。去年我见过最绝的案例,是家烧烤摊把开销者醉酒后的胡话印在餐巾纸上,结局有人专门来收集全套。故此啊,特色广告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看谁能钻进开销者心窝里挠痒痒。下次写文案前,先把那些"震撼开业""钜惠来袭"的模板扔进垃圾桶,抄起手机去拍后厨大叔的拿手绝活,录下食客咬下第一口时的"哇塞",比啥华丽辞藻都管用。记住咯,现在人吃饭早就不只为填饱肚子,他们要的是能发朋友圈的"社交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