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方姑娘小美刷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灯光秀视频时,手机屏幕仿佛在零下30度的空气里结出了冰花。这一个冬天,哈尔滨用新闻营销把冰雕变成了流量雕塑,让雪花变成了传播符号。这场教科书级的城市营销究竟藏着哪些破圈密钥?


场景一:当道歉信遇上流量风口,如何把危机变转机?

2024年跨年夜,冰雪大世界因客流爆满致使体验下降。哈尔滨文旅凌晨2点发布的《致小土豆们的道歉信》,没有官腔套话,用"给南方宝宝们添堵了"的萌系语种开场,配合从业人员雪中送姿的九宫格现场图,把公关危机变成了情感共鸣事物。

破局三要素:

  1. 热度表达:采用"小土豆""砂糖橘"等萌化昵称,拉近南北心理间距
  2. 可视化诚意:展示连夜清雪、增设取暖点的现场影像
  3. 情绪承接:在微博创建#哈尔滨宠你没商量#话题,单日讨论量突破200万

这场操作让哈尔滨百度指数三天暴涨470%,春节旅游订单环比增长300%。


场景二:素人变导游,如何让城市故事自己生长?

文旅局发起的"尔滨环游记"活动中,退休教师王阿姨用vlog记录俄罗斯面包店老板的创业故事,意外带火中央大街的"列巴盲盒"。运营团队及时捕捉到这一个UGC内容,利用:

  • 二次创作:剪辑方言版解说短视频
  • 场景延伸:发起#我在哈尔滨找老乡#互动
  • 商业转化:联合美团上线故事地图打卡功能

200条素人内容最终撬动1.2亿曝光,兆麟公园冰灯展周末客流突破5万人次。


场景三:冰雪遇上热梗,KOL带货怎么玩出新花样?

美食博主"东北厨子老张"的《零下30度吃冰棍指南》看似无厘头,实则暗藏营销玄机:

  1. 场景嫁接:在冰雪大世界拍铁锅炖直播,背景是正在雕刻的冬奥主题冰雕
  2. 道具营销:手持马迭尔冰棍讲解哈尔滨百年冷饮史
  3. 数据埋点:视频中闪现的索菲亚教堂灯光秀时间,带动同程旅行搜索量激增

配合抖音挑战赛#哈尔滨冰雪十二时辰,该系列内容累计获赞超800万,马迭尔冰棍日销突破10万根。


场景四:从线下冰雕到线上社交货币的转化链

松花江冰雪嘉年华的传播路径堪称经典:

  1. 物理空间设计:设置20个"自拍圣地区"(冰滑梯转角、雪城堡露台等)
  2. 内容生产引导:提供免费暖手宝(印有活动二维码)和拍摄道具
  3. 平台特性适配
    • 小红书:重点投放带地理定位的打卡攻略
    • 抖音:主推第一视角滑道体验视频
    • B站:上线UP主定制版冰雪科普番外篇

活动期间产出UGC内容3.6万条,抖音话题播放量破4亿,带动哈尔滨机场春运客流同比翻番。


场景五:数据指挥棒下的精确营销

文旅局的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核心指标:

  1. 内容偏好:快手网民爱看民俗表演,重点投放秧歌教化视频
  2. 时段规律:微信推文在20:00-22:00打开率最高
  3. 地域特性:针对广东网民主推"寒地养生"概念,对江浙网民强调"摄影出片率"

利用飞书多维表格跟踪150个传播点位,动态调整内容谋略。原本计划投入200万的推广费用,最终用170万达成1:18的ROI转化。


城市IP打造的哈尔滨启示录

这场新闻营销狂欢的背后,是三个核心条理的胜利:情感共振替代硬性宣传、在地文化转译本事、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当其他城市还在比景区星级时,哈尔滨早已把整座城市变成了可体验、可传播、可转化的超级内容场。

据文旅大数据监测,哈尔滨旅游品牌好感度从全国第15跃升至第3,冬季旅游收入59.14亿元创史实新高。这印证了现代城市营销的核心:不是单纯展示风景,而是缔造值得传播的生活场景。就像中央大街那架突然出现的街头钢琴,让每个路人都成了城市宣传片的潜在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