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奇怪不?同样卖小龙虾的店,有人拍个视频能排三天队,你家发十条抖音却连个赞都难。去年长沙有家烧烤摊,靠一条"烤串小哥的手速比rapper语速还快"的视频,直接成了网红打卡点。今天咱们就唠唠,怎么用软文让餐饮抖音从"已读不回"变成"已读必来"。
为啥你的抖音没人看?
刷到过这样的视频没?镜头怼着菜单拍,画外音念经似的报菜名:"本店特色毛血旺38元、夫妻肺片28元..."。这种操作就像把开销者按在椅子上听工作报告,能火才怪。
三大致命伤你中几条:
- 菜单复读机:把后厨当直播间,菜名价钱轮番轰炸
- 自嗨式炫技:颠勺火苗窜三米高,开销者心想"消防隐患大"
- 假大空口号:"传承三代秘方"还不如说"爷爷偷师国营饭店老师傅"
去年某火锅店测试发现,带"吃了不长痘"卖点的视频,比"百年老汤"点击量高63%。看见没?现在开销者要的是化解方案,不是史实课。
爆款文案的四大必杀技
▍痛点抓得准 客源来得稳
开销者类型 | 痛点文案 | 真实案例 |
---|---|---|
加班族 | "凌晨两点送走甲方,这份猪脚饭替你骂人" | 广州某快餐店月销破万单 |
宝妈 | "娃闹腾时的救命稻草:15分钟上齐的辅食套餐" | 亲子餐厅回头客增40% |
健身党 | "吃炸鸡不罪恶的秘密:180°热风循环烤" | 健康炸鸡店抖音爆单 |
▍情绪词用得妙 钱包掏得快
试试把"美味"换成这些:
- "嗦粉时溅到白衬衫,但这份酸爽值了"
- "第一口就瞳孔地震的臭豆腐"
- "让东北人放下蒜瓣的广东煲仔饭"
▍热点蹭得巧 流量少不了
《狂飙》热播时,有家鱼档写"高启强同款肠粉,吃完敢和徐江叫板",把影视梗和菜品无缝衔接。记住,热点是花椒,自家菜才算是主料。
▍互动玩得6 粉丝跟着走
见过最绝的互动:火锅店让开销者用食材摆盘拍"分手厨房"同款视频,点赞过万送霸王餐。现在年轻人就爱边吃边玩,介入感才算是流量密钥。
新手千万别碰的五个坑
- 把抖音当电视购物:别让服侍员举着菜品喊"买它",看着像清仓甩卖
- 盲目跟风玩特效:菜没拍明晰先加八百层滤镜,开销者以为进了盘丝洞
- 数据不会看硬发:发现中午12点发的视频完播率最低,就改晚上8点发啊
- 舍不得给福利:搞个"点赞过千抽三人免单",比投抖+划算多了
- 忽略中老年商圈:教大爷大妈拍"干杯挑战",他们转发家族群的劲头能吓死你
去年有家饺子馆栽了大跟头:拍煮饺过程非要加赛博朋克特效,结局被吐槽"像变异水母",连夜删视频重拍。
现成可抄的爆款模板
模板A:反转打脸式
"骂了三年网红店,却被这碗牛肉面收服"
模板B:凡尔赛式
"开在菜商圈里的米其林,凳子都没靠背"
模板C:时间见证式
"监控拍下凌晨四点的厨房,老师傅在揉第1865个面团"
重庆有家小面馆用模板C,把老师傅三十年如一日的手作过程拍成系列视频,现在分店开到了纽约。
本人观点:真诚才算是必杀技
干了五年餐饮营销,最深的感悟是——别把开销者当数据,当朋友处。有次给烧烤店写文案,老板非要加"祖传秘方",后来改成"东北老舅喝多了教的腌制手法",咨询量反而涨了50%。
发现个有趣现象:带后厨失误镜头的视频,转化率比精修版高22%。可能大家就爱看"油溅到围裙上跳脚"的真实,而非凉飕飕的完美。就像寻找对象,有点小缺点的反而更招人疼。
最后说个冷学识:周三下午三点发餐饮视频,完播率比周末高15%。这一个时间打工人正犯困,刷到美食容易冲动下单。不过具体效果,你还得自己试,毕竟每家店情况不一样。就像炒菜的火候,得自己掌勺才知道咋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