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次软文写作都像挤牙膏?
隔壁老王开茶叶店那会儿,写了篇《武夷山岩茶的前世今生》,结局阅读量还没他家猫抓老鼠视频高。这事儿就跟煮潮汕砂锅粥似的——火候不对,再好的米也煮不出香味。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怎么用八个步骤把软文写得既有营养又勾人。
第一步:先搞明晰给谁做饭
核心症结:面朝空气写文章能有用?
前年汕头有个卖鱼丸的老板,把商品软文案例软文发在程序员论坛,结局评论区都在问"能不能代写代码"。这事儿说明啥?软文写作得先摸清受众口味。
- 20岁小姑娘关心"吃这一个会不会胖"
- 40岁主妇在意"煮多久能熟"
- 60岁阿伯关注"有没有胆固醇"
实操技巧:
- 翻目的开销者的朋友圈找共同话题
- 看竞品文章底下都在吵吵啥
-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行业黑话
第二步:标题得让人手滑点进来
好标题vs差标题对比表
类型 | 差示范 | 好示范 |
---|---|---|
恐吓型 | "留意饮食健康" | "你家厨房这角落比马桶脏10倍" |
好处型 | "新品上市优惠" | "手慢无!前100名送全年洗碗巾" |
悬念型 | "茶叶学识科普" | "老茶客打死不说的鉴茶秘诀" |
记住咯,标题就像肠粉店的蒸笼盖子——不掀开香气,谁进来买单? |
第三步:开头要像钩子扎人
去年帮朋友写的海鲜干货软文,开头是这么玩的:"你绝对想不到,海边人煮粥都偷偷加这玩意..."结局打开率直接翻倍。
三种勾魂开头法:
- 反常识爆料("越贵的茶叶越容易作假")
- 场景代入("凌晨三点的菜商圈藏着什么秘密")
- 赤裸裸的利益("看完这篇省下三年冤枉钱")
别整那些"在这一个金秋送爽的四季",受众没空听你背课文。
第四步:把顾客证言当子弹使
真实案例:
东莞某家具厂在软文里放了个视频——200斤壮汉在沙发上蹦跶半小时,弹簧愣是没变形。这比写"采用德国工艺"管用多了。
信任三件套:
- 网民实拍图(越糙越真实)
- 检测报告局部截图(核心数据打码)
- 第三方平台评价(某宝追评截图)
就跟潮汕人泡工夫茶似的,眼见为实才靠谱。
第五步:卖点要像洋葱层层剥
错误示范:"我们的洗衣机有24种洗涤模式"
正确姿势:"梅雨天衣服老有霉味?三号键转五圈,比晒太阳还管用"
记住这一个公式:痛点场景+化解方案+效果可视化。就像教阿嬷用智能手机,得说"按这里能跟孙子视频",别说"这是wifi6技术"。
第六步:行动指令要像交警手势
去年双十一某化妆品新闻推广案例范文,结尾写着"现在扫码领券立减50",转化率比其他家高3倍。
催单三连击:
- 限时(今晚12点前)
- 限量(前50名赠礼盒)
- 零风险(30天烂了包退)
别让受众做拣选题,直接给个"立即下单"的按钮。
第七步:常见症结当定心丸
经典症结清单:
- 快递几天能到?
- 不会采用能退吗?
- 比超市买的贵在哪?
把这些答案埋进文章里,就跟肠粉摊摆出卫生许可证一样让人安心。
第八步:改稿要像潮汕牛肉丸捶打
写完别急着发,试试这三板斧:
- 大声朗读找磕巴处
- 发给目的开销者试读
- 隔天睡醒再删掉20%字数
好文章都是撰改出来的,就跟牛肉丸要捶打300下才够弹牙。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软文真不是玩文字游戏,是帮受众化解实际症结的。就像我家楼下肠粉摊,从不写"选用泰国香米",但街坊都知道他家米浆磨得细。下次软文写作前,先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把自己当成要买商品的那个人,保准你写得既有烟火气又带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