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在朋友圈看到爆款文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看起来像新闻媒介报导,读起来像朋友聊天"的内容是怎么诞生的的?告诉你们个小秘密——这背后十有八九藏着专业软文编写营销供应商的手笔。今天就带大伙儿扒一扒这一个行业的门道,保准你看完能少走三年弯路!
一、新闻营销供应商到底是干啥的?
说白了就是帮你把广告穿成"皇帝的新衣"的高手!他们能把硬邦邦的商品消息,变成受众爱看的干货分享、情感故事或热点评论。比如说去年某奶茶品牌靠着"00后店长手写1000张便利贴"的推文,三个月门店暴增200家——这操作可比直愣愣打广告高明多了。
不过这里得提醒各位新手:千万别把新闻公司和广告公司搞混了!广告公司是拿着大喇叭喊话,新闻公司是端着茶杯跟你唠嗑。前者要的是铺天盖地,后者玩的是润物无声。
二、怎么挑供应商?记住这三个"照妖镜"
-
案例库比老板吹牛管用
别听销售说"我们服侍过500强公司",直接要看他们最近半年的实操案例。重点观察阅读量、转化率的比重是不是合理——假若号称10万+阅读却只有3个点赞的,趁早pass! -
团队配置决定内容品质
打听明晰有没有专职的:
- 行业探究员(负责挖网民痛点)
- 文案策划(能把专业术语说人话)
- 渠道运营(知道往哪儿投放最佳效果)
这三类人假若配不齐,写出来的东西八成是自嗨型文案。
- 报价单藏着魔鬼细节
见过有公司把"撰改次数"单独收费的吧?碰到过承诺"保证收录"结局发在垃圾站群的吧?签合同前务必确认:
是不是包括渠道分发
原创检测准则
数据追踪周期
举一个真实栗子:我朋友公司去年找了家报价便宜30%的供应商,结局发布出去的广告语被平台打上"广告"标签——省下的钱还不够补投流的零头!
三、避坑指南:新手最常踩的三大雷区
(拿小本本记好了喂!)
雷区1:盲目追求爆款文风
看到别人家"震惊体"火了就照搬?醒醒吧!金融商品和美妆品牌的文风能一样吗?去年某P2P公司学情感号写小作文,结局网民都说"太不专业"直接取关。
雷区2:把KPI定成阅读量
重点看转化啊亲!有个做母婴用品的顾客跟我说,他们找供应商写了篇10万+的育儿经,结局商品链接点击量还没破百——敢情受众都当育儿指南收藏了...
雷区3:忽视内容矩阵搭建
单篇爆文就像放烟花,要想延续引流得搞组合拳。靠谱的供应商应该给你规划:
① 行业白皮书(立专业人设)
② 网民故事集(打感情牌)
③ 热点快评(蹭流量)
这三板斧轮着来,品牌声量才可以稳步上升。
四、揭秘行业内幕:你可能不知道的5件事
- 真正的高手都在探究《受众》和《故事会》——没错,就是爸妈爱看的那些杂志!
- 现在流行把软文写成知乎问答体,转化率比传统推文高27%(某平台2023年数据)
- 头部供应商接单要排期3个月起步,张口就说随时能写的...你品你细品
- 医疗、金融类软文投稿赚稿酬费必须查公司资格,不然分分钟被平台封号
- 好的新闻推广平台是"带着镣铐跳舞":既要符合广告法,又要让受众察觉不到是广告
五、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这么多年营销,我最想说的是:别把新闻营销公司当乙方,要当军师处!见过太多甲方爸爸拿着brief指手画脚,结局把专业团队逼成打字员。真正聪明的做法是:说清品牌调性、目的群体、核心诉求,然后放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最后唠叨一句:那些承诺"保效果"的供应商,十个有九个在玩文字游戏。反倒是愿意跟你剖析风险、讨论备选方案的,往往更靠谱。毕竟软文不是仙丹妙药,核心还得看商品是不是真能化解网民痛点。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