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刷手机时,看到某些文章明明在讲道理,最后却让你不由得下单?或刷到一篇故事看得枯燥无味,结局发现是品牌广告?别怀疑,这就是三个软文载体的魔力!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一个让好内容飞起来的秘密武器。
一、三个软文载体到底是个啥?
简易说就像快递小哥,把你想说的悄悄送到受众眼前。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的育儿心得,刷微博时偶遇的搞笑段子,乃至电梯里贴的养生小学识,其实都可能藏着商业消息。这年头谁还直接喊"快来买"啊,都学会把广告穿上了故事的外套。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吐槽:"我在知乎写了篇超干货的教程,阅读量还没人家小红书发的美妆自拍高!"你看,这就是没选对载体闹的。好比用卡车运鲜花,再好的玫瑰也蔫了。
二、常见载体类型大起底
1. 传统老大哥:报纸杂志
别看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但《人民日报》发篇行业剖析,照样能让老板们集体转发。特别是权威期刊,就像给内容镀了层金。不过有个餐饮老板跟我说,他在地方晚报投了篇软文,第二天店里电话就被订座打爆了——本地中老年客群就吃这套!
2. 互联网新贵阵营
- 资讯平台:今日头条这种地方,适合放"3分钟看懂XXX"的干货文
- 问答社区:知乎上写专业测评,悄悄把商品优势揉进去
- 短视频:抖音里讲个反转小故事,最后亮出商品毫不违和
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品牌,在B站做了期"猫咪开箱"vlog,播放量破百万。你看,年轻人就爱这种不着痕迹的安利方式。
3. 社交达人专场
微信朋友圈广告现在都玩出花了。上次看到个汽车广告,先是段318国道自驾视频,最后才露出车标,看得我都想立马请假去西藏。微博热搜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个美妆品牌把新品发布会做成明星仿妆大赛,话题阅读量直接破亿。
4. 线下老江湖
展会上发的宣传册,假若写成商品仿单就废了。见过最绝的是某培育机构,把宣传册做成填色游戏,家长带孩子玩着玩着就把课程消息记住了。还有公交站台的灯箱广告,有家健身房写的"每天多睡半小时,照样瘦出马甲线",我同事真出于这一个办了卡。
三、怎么选对载体?记住这3个口诀
1. 看人下菜碟
00后扎堆的地方别端着说话,B站发软文价钱满屏弹幕比点赞更值钱。假若给银发族看的,字要大图要亮,载体首选社区公告栏。
2. 内容样式要匹配
技术解析文放知乎,情感故事投公众号,商品对比发电商详情页。见过最翻车的案例是某科技公司把代码教程发在快手,结局受众都在问"这老铁说的啥玩意"。
3. 预算要花在刀刃上
刚创业的小公司别硬磕央视广告,先在小红书找KOC种草。有家手工皂品牌,前期专攻宝妈微信群,半年做到复购率80%,比投户外广告划算多了。
四、实战案例开开眼
去年爆火的某网红饮料,先在豆瓣小组发"求助帖":"在便利店买到神仙饮品,求问哪里能批发?"引发全网寻宝式传播。等热度上来,马上在便利店做"寻宝地图"活动,线上线下配合得浑然一体。
还有个更绝的——某家政APP在电梯里贴"清洁小妙招",最后加句"专业的事交给XX家政",三个月拿下小区70%的住户。你看,载体选对了,广告也能变得讨喜。
个人掏心窝子的话
干了八年文案,我算是看明白了:载体就像嫁衣,再好的内容也得穿对场合。但千万别轻重倒置,见过太多人砸钱投大平台,结局内容像白开水。记住啊,载体是放大器,不是点金棒!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好多品牌开始玩"载体组合拳"。比如说先在知乎发专业测评,再截取金句做成抖音挑战赛,最后在微信做成交转化。这套打法就像炒菜时的火候把控,生熟恰到好处。
新手刚开始可能头晕,教你个笨办法:先盯着对标的三个品牌,把他们每个投稿渠道记下来,剖析为啥选这些平台。慢慢你就摸出门道了,这比看十本营销书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