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买卖论文买卖***事件

令人震惊的数据显示,论文买卖现象触目惊心,据调查,高达72%的文章被发现全文抄袭,24%的论文存在部分抄袭,仅有4%的文章被认为是原创。这个产业的年规模达到惊人的10亿人民币,揭示了学术界存在的严重问题。论文造假事件频频曝光,如井冈山大学的化学讲师和那位黑龙江学者,前者涉嫌大量抄袭,后者短时间内发表249篇论文,无一例外都是抄袭之作。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席卷各个层次,从学生到学者,从教师到高级官员,论文抄袭屡见不鲜。以至于“如果没有院士身份,抄袭就难以成为新闻”。这种学术浮躁的背后,反映出对“世界一流”目标的追求,似乎区区抄袭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微不足道。

论文需求的旺盛是导致论文买卖盛行的关键因素。沈副教授的研究指出,全国学术期刊一年仅能发表248万篇论文,而需要发表论文的人数却高达1180万。即使排除部分非必要发表者,每年仍有数百万人面临论文发表压力。这种供需失衡,使得学术期刊市场滋生出明码标价的行为。

显然,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对这种现象负有责任。它像病毒一样,迫使教师、学者和教授成为“论文机器”。在巨大的论文压力下,低质量的重复出版和文字垃圾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的学术评价体制急需改革,以遏制这种浮躁的学术风气,回归学术研究的本质。

论文买卖论文买卖-市场

论文买卖现象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产业”。经济学概念中的“产业化”一词,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指的是一种以论文为核心,涉及制造、流通和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据武汉论文买卖公司的报道,其与众多期刊编辑建立联系,雇佣枪手,利润丰厚,显示出论文买卖已经规模化运作。

自2010年起,学术界对论文买卖的规模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沈阳副教授的研究显示,2007年至2009年间,论文买卖的销售额从1.8亿元增长到近10亿元,增长速度惊人。使用反剽窃软件检测,抄袭行为在当时十分普遍,72%的文章存在抄袭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论文代写需求愈发显著。仅2008年6月,“代写论文”关键词的搜索量就超过3.5万次。期刊编辑指出,除了定期期刊,增刊和节日特刊也成为了创收的重要来源,使得论文买卖市场愈发活跃。

然而,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以论文数量为重要标准,导致学术评价变得功利化。这种制度初期虽能激励科研积极性,但随着学术评价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学术研究质量被忽视,数量和速度成为追求目标。同时,中国论文发表需求远大于供给,使得论文买卖市场得以膨胀,数百万人面临发表压力,从而选择购买论文以满足需求。

反剽窃软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抄袭,但反而推动了论文代写市场的发展,保证了质量和原创性。此外,宽进宽出的培养机制也推波助澜,硕士、博士论文发表压力大,催生了“关系论文”和“金钱论文”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论文买卖的盛行。

面对学术界的“堕落”,学术评价体制的改革和严谨的论文发表要求是解决论文买卖问题的关键,以期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保障学术界的健康发展。

发表文章被骗定金怎样报案

很多行业职工在评级或者晋升时,都有期刊论文发表的要求,这一点给平时忽略学术研究、缺乏文字功底的人员造成不少困扰。

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你,只要花钱就能在正规期刊上发表文章,你会信吗?警方告诉你,别信!假的!

近日,江苏泰州姜堰警方就通过缜密侦查,捣毁一个以“买卖、代发论文”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跨省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

以为给钱就能发论文,结果被骗8500元

今年41岁的王女士是姜堰某单位的一名正式职工,由于评职称需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多年不执笔的她产生了烦恼。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女士听说网上有人做“代发论文”的生意,声称只要给钱,国家级刊物都能上。

2019年5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女士通过网络搜索,果真找到不少号称可代发论文的“商家”,随后她通过网页上的微信号联系了对方。

通过聊天,对方声称不仅可以代发论文,甚至可以根据职业需求提供代写服务,并保证代写的论文能够见刊。商定好价格后,王女士便给了对方3000元定金,约定文章写好经王女士确认后再行刊发。

2019年8月,王女士收到文章,发现内容果真与自己提供的课题相关,但是并无什么研究成果,按照正常情况应该很难刊发。可此时对方却再次向王女士保证,只要给“发稿费”就能上国家级期刊,经受不住诱惑的王女士又向对方转了5500元余款。

可这次转账后,王女士就再也没联系上对方,本来说好2019年底在某期刊刊发的论文也一直没有刊发。意识到被骗后,今年4月底,王女士向公安机关报警。

缜密侦查,捣毁“买卖论文”诈骗团伙

接到王女士报警后,姜堰警方详细询问其被骗过程,对相关证据进行收集核查。随后,反诈中心民警重点围绕作案微信号深入研判,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为黄某。

民警现场搜查扣押

通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在黄某作案时间段内,有多人与其有密切联系,分析该起案件很可能是团伙作案。

通过进一步的数据侦查,警方确定这个以黄某为首的团伙至少有十余名成员,并明确了该犯罪团伙主要窝点位于云南昆明和广东湛江。

民警现场扣押电脑等作案工具

5月12日,姜堰警方组织20余名警力奔赴两地实施抓捕,经过多次踩点侦查,民警最终摸清了嫌疑人的数量和三处办公地点,并在当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一举抓获了包括黄某在内的11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手机、电脑等物品百余件。

2年作案1000余起,涉案金额超600万元

原来,2年前,嫌疑人黄某听朋友介绍在网上帮人代写文章来钱快,只要在网上接单,然后把文章题目发给专门的代写公司,当“二传手”就能赚取可观的差价。

一段时间后,黄某发现“生意”不错,就前前后后招了十几个人一起干,并将“业务”扩展到文章代发表方面。

经查,这伙嫌疑人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根本不具备代写专业文章并发表的水平。一般情况下,他们是根据对方的发稿期刊级别和发稿字数收取5000至9000元不等的代写和发稿费,收到转账后承诺3个月之内在指定刊物上发表。

而事实上他们不会向指定刊物投稿,如果对方反复催,他们就会随便将文章发到一些没有期刊号的业余杂志上应付了事,或者直接不予回复。

由于代写、代发表文章本身是不光彩的事,尽管受害人收到的代写文章质量很差、不能发表,但很多人发现被骗后还是选择不报警。

该团伙正是掌握了受害人的这一心理, 2年内疯狂作案1000余起,诈骗金额超过600万元。

5月25日,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该犯罪团伙12名嫌疑人全部落网。

论文投稿被骗分为很多种情况,最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对方的基本信息,如果有转款给对方,转账信息要保留。但有一点务必切记:自己被骗要达到一点的危害程度才能被公安立案,如果事情并不严重,报警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收集自己的被骗信息,包括:已经成功发给对方论文的证据;如果有转让给对方,转账记录要保存;与对方沟通时的通话记录;如果论文已经发表,要看作者是谁,要搜集论文是自己原创的证据。

2/3

确定对方大致的住所地。如果知道对方公司可在相应的软件上面查找对方住所地。不过投稿一般都有纸质文稿的投稿地址,确定这些之后,就可以到对方所在地派出所报警。当然,无论如何都可以直接到自己居住地派出所报警。

3/3

到现场或打电话报警。

注意事项

能收集的证据要先收集好,初步证明自己存在被骗的事实

自己被骗要有一定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