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浮沉危机公关中新闻传播的注意要点

在一次真实的危机公关案例中,上海消费者田朝雨的女儿使用雅芳化妆品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导致面部肿胀。田女士多次试图与雅芳公司沟通解决,但遭到推脱,直到媒体曝光后,雅芳公司才紧急行动。这段期间,危机的迹象其实早有显现,如果公司能更早察觉并妥善处理,就能避免事态扩大。

危机公关对于企业而言,应如消防员般,首要任务是预防和消除隐患,而非等到问题爆发后才匆忙应对。最好的医疗策略是预防疾病,企业也应注重提升产品安全性和消费者教育,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同样,理想的危机公关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管理,使问题在未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前得到解决,而非通过媒体曝光来"屈人之兵"。

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往往在危机发生后才投入大量资源,这不仅消耗了企业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即使危机最终得到妥善处理,消费者的信任可能已经受损,阴影可能会长期存在,对企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待企业危机,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优于应对,尽量减少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扩展资料

企业危机是指意想不到的、危及企业生命财产和名誉的重大事件。企业运用公关手段,处理企业危机的过程,称之为企业危机公关。企业危机的原因与类型很多,常见的有:产品或服务瑕眦型危机、有劳工、股东纠纷型危机、有经营不良型危机、反宣传事件型危机,等等。

新闻危机公关的危机公关中新闻传播的注意要点

案例:

2月份的一天,上海消费者田朝雨,花了200多元买了雅芳洁肤胶冻膏、粉刺调理膏、洁容霞等,回家给上初中三年级的女儿用。不料,女儿用后面部竟然肿得变形,眼睛睁不开,成了一条缝,市五医院,华山医院均诊断为接触性皮炎,是脸部涂用异物所致。医院将病人所用三支雅芳化妆品进行有关项目试验,结果证实其中洁肤膏、粉刺膏阳性。

田赶到雅芳公司上海销售中心,答复是要请示广州总部后再解决。此后田先后几十次去人去电催促解决,雅芳公司再三推脱,说是广州没指示。又说因保险公司还没出赔偿,雅芳甚至认为用了化妆品后皮肤起反应很普遍,不必大惊小怪。

田投诉到上海消协,消协当即与雅芳公司联系,约定三方当面解决。三天后,雅芳公司始终没派人到场,去电追问,对答:"没空,没必要"。

6月7日,上海一家报纸对此进行曝光,在商界引起强烈反响,直接影响到雅芳公司的销售,雅芳公司这下着了急,广州总部负责人亲自飞往上海,处理此事。

从2月到6月,历时四、五月之久,危机发生并非突然,有着多种苗头与端倪,完全可以察觉,而且完全可以从容适当地处理此事,大可不必等到报纸曝光,沸沸扬扬,消费者纷纷侧目,才"闻风而动,四处奔波,哪怕花再多的人力、物力也再所不惜"。

尽管后来此事得到妥善处理,并成为一个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但我的看法是:企业危机公关犹如一国一地的消防队员,如果消防队员能做好消除消防隐患,不用出战,是一国一地最大的幸运。最好的名医总是致力于人的本身素质,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因而免于疾病的困扰。最好的战争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危机公关亦能作如是观。

现在,企业正处于公众的注目之下,也在竞争对手的注目之下,尤其是名牌企业,白璧微瑕而益显其彰,不管危机后来处理得如何好,抛却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说,阴影总是在消费者心间挥之不去的。危机多了对企业发展绝对没有好处。这是我们对于企业危机所持的基本态度。

危机公关5S原则的公关案例

2012年8月8日,一条“屈臣氏面膜疑致消费者死亡”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一时间,屈臣氏这家著名的个人护理连锁零售店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仍无证据证明福州女猝死与屈臣氏面膜产品有关,但是屈臣氏的危机处理方式受到业界一致好评。细观屈臣氏此次危机公关,不难发现,它的一系列动作都符合著名的“危机公关策略5S原则”。

危机公关5S原则是指危机发生后为解决危机所采用的5大原则,它由北京关键点公关游昌乔总裁创导,包括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ing the matter)、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承担责任

从这一点原则上来看,企业的态度很重要,一是利益方面,二是情感方面。无论谁是谁非,企业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事实上,屈臣氏也这样做了。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屈臣氏主动承担责任。首先,立即“下令”,将涉事面膜在全国实体店和网店全部下架,并将与疑致死消费者金女士的同批次面膜送到有关部门检测。其次及时采取行动与顾客家属取得联系,向他们表达了人道主义关怀,并积极取得他们的配合以将此事调查清楚;对于该女子的去世,公司深表同情与哀悼。事实上,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秤,对企业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即企业应该怎样处理,我才感到满意。因此企业绝对不能选择对抗。

真诚沟通

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将接受质疑,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事件发生后,屈臣氏主动与新闻媒体取得联系说明事实,在官方微博上第一时间发表了一封“致媒体函”,内容包括:屈臣氏珍珠臻致美白面膜符合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标准和要求,销售多年未见一起质量事故;屈臣氏本着对消费者的负责态度,已第一时间下架全部涉事面膜;屈臣氏与受害家属取得联系使之配合调查等等。不仅如此,屈臣氏还积极向消费者发表声明,望广大消费者客观对待此事,并对恶意诽谤、散布谣言等行为作出警告。态度真诚,用事实说话,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速度第一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企业控制危机一定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事态发展,并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信息,以消除疑虑。北京市某咨询公司咨询顾问杨先生说。

屈臣氏应对此次危机事件表现得非常积极。专家指出,因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于公司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做法和立场,舆论赞成与否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屈臣氏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就在官方微博上发表了“关于屈臣氏珍珠臻致美白面膜事件致媒体函”的第一份声明。8月15日夜里,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苏州等20几座城市的屈臣氏,都先后向媒体表示:该涉事面膜已经下架,并向消费者作出承诺,凡是购买屈臣氏珍珠臻致美白面膜的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退货。如若遗失购物小票,按系统内价格退货。

系统运行

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害为利。它包括,以冷对热、以静制动;统一观点,稳住阵脚;组建班子,专项负责;合纵连横,借助外力等等。屈臣氏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到位。首先,坏消息一传出来立即震动业界,但是屈臣氏并未表现得惊慌失措,而是一如既往得井然有序,企业表现得极其冷静,统一下架涉事面膜,统一员工的态度和口径。其次,积极与媒体、政府取得联系,对外公开表态。最后,针对事故的“症”,也是公众在乎的--面膜的“质量”,寻找“药”,主动将面膜送往检测机构,利用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嘴来替自己说话等等。有专业人士透露,屈臣氏的“公关态度”表现一致、清晰,它是经过严格培训过的。

权威证实

自己称赞自己是没用的,没有权威的认可只会徒留笑柄,在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要自已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第三者在前台说话,使消费者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从管理学方面讲,任何企业都可能要经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危机,所以,危机管理重在预防和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上,一个企业是否能在危机发生后拟定危机应对计划、快速反应、协调沟通,是验证一个企业是否把“危机管理”当成重要课题。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事件对屈臣氏的影响不会太大。我们从大量新闻事实上分析已经看到,屈臣氏方面较为积极地配合警方调查,主动将涉事面膜下架,并承诺消费者全额退款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事件处理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