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老板让你写篇中餐馆的推广文案?抓耳挠腮半小时,憋出几句"食材新颖,滋味鲜美"?而后老板皱着眉头说:"这写得不馋人啊..." 咱今天就聊聊,为啥别人写的中餐文案能让大家看了就吞口水,你的却像杯白开水?


为啥中餐文案特殊难搞定?

你想啊,暖锅烧烤小龙虾,天下国民都意识。可你要推的酸笋焖鸡、腊肉炒藜蒿呢?怎么把没听过的菜品写出馋人感? 中心症结在这儿:受众没见过、没吃过、设想不出滋味!

我见过太多新手犯这错:笃志大谈“选用有机土猪”、“文火慢炖8小时”,可开销者脑海里没画面啊!这就像跟瞽者描写彩虹颜色——词儿再美,也没有感觉。你得把 “生疏感” 转化成 “好奇心” ,闪开销者心田痒痒:“这玩意儿到底啥味儿?”


中餐文案的灵魂是什么?

中心就俩字:画面感!

光说“好吃”没用。你想一想街边烤红薯摊儿,是不是老远就闻到焦糖甜香?看到橘红色瓜瓤滋滋冒油?中餐软文得干这活儿:用笔墨当眼睛鼻子舌头!

举一个例子:

"后厨窜出一股霸道的酸香,夹着丝丝缕缕发酵黄豆的鲜,白瓷碗里堆着颤巍巍的肥肠,浸在红亮油汤里打滚..."
比干巴巴的"招牌肥肠煲"强100倍吧?开销者自动脑补出热气和嚼劲了!

好的文案三件套

  1. 气息钩子(酸香、焦糖香、花椒麻香)
  2. 动作画面(油珠儿舞蹈、汤汁冒泡)
  3. 口感暗示(软糯、弹牙、入口即化)

吸睛开头三板斧

开篇3秒定生死!试试这三招:

  1. 戳痛点提问

    "被预制菜包围的你,多久没尝过灶火气儿了?"
    (直接扎心上班族)

  2. 场景杀入式

    "下昼5点半,老砂锅噗噗顶着锅盖,后厨飘来混着桂皮香的肉味儿..."
    (像镜头直接怼进厨房)

  3. 颠覆认知型

    "都说川菜麻辣当道?这盘荔枝肉偏要甜得勾魂!"
    (打破刻板印象)

上周帮个蒸菜馆改文案,开头从"精选生态食材"改成:

"翻开笼屉的霎时,白雾裹着荷叶幽香砸满脸,粉蒸肉油光循着粽叶往下淌..."
当天公众号点击量翻倍!老板微信直呼:"邪门!真有开销者说看饿了跑来的!"


诱人描写三大绝招

第一招:动词带节奏

差写法神写法
鸡肉很嫩筷子一抿就脱骨
汤汁浓郁挂勺荡三下才滑落
面条筋道弹起来撞到腮帮子

你看啊,"脱骨"、"挂勺"、"撞腮帮"——满是动态攻击!舌头自动跟着动词跑。

第二招:通感邪术
把滋味写成能摸到、听到的东西:

"酸汤里的番茄粒在舌尖爆开,像咬破果汁软糖"
"椒盐皮脆得咔嚓响,像踩碎秋叶的动静"

第三招:对比拉满期待

"以为会是咸香酱味?咬下去的霎时,蜂蜜甜猛地窜上脑门!"


让故事给菜品加buff

光写菜多好吃太单薄!客岁有家小馆子爆火就靠老板娘故事:

"云南姑娘阿秀,跟着客家老公来广东。想家时就把故乡的菌子、火腿塞进煲里。客人们尝着尝着说:'这不就是云南的云,撞上岭南的雨嘛!'"

你看,把地方特色融入人情趣儿,80平的店愣做成网红打卡点!

写故事公式
人物冲突(离乡+思乡)

  • 菜品革新(混搭菜系)
    = 影象点(情绪共鸣)

新手最常踩的4个坑

  1. 自嗨式炫技
    "主厨师从米其林三星"(开销者:以是呢?打折吗?)

  2. 假大空废话
    "匠心制作,美味传承"(10家店8家用这词儿)

  3. 新闻量轰炸
    堆砌食材产地/克重/烹调时间(看得头疼)

  4. 疏忽地域差异
    对广东人狂吹"超辣超过瘾"(精准踩雷!)

有家江浙菜馆在推文里写:

"咱们坚持手工拆蟹粉3小时"
终局批评区炸锅:
"等得饿死了!现成蟹粉不行?"
不如改成:
"趁热乎舀勺现拆蟹粉浇饭,烫得舌尖直吸气,鲜气儿却往天灵盖冲!"


老板不愿说的数据本相

干了8年餐饮营销,说点切实的:

  • 动态动词+通感描写 的文案,转化率高出47%(某团购平台数据)
  • 开销者 记着故事的概率比记着价钱高3倍
  • 在文案里 藏地域中心词(比如说"顺德双皮奶"),搜查流量涨60%
  • "限时""当日" 等词,紧迫感增强下单率32%

当初你也能动手!

别急着写整篇!明早去买份肠粉,试试这法子:

  1. 闻:热米浆混着豉油鲜
  2. 看:虾仁在薄粉皮下透红光
  3. 听:铲子刮铁板的滋啦声
  4. 尝:滑进喉咙像丝绸过山车

写段50字描写,发友人圈试试。保准有人问:"哪家店?求地址!"